守护江河碧水 | 溯源北江我们都发现了什么
国庆节期间,我们开始了水文化的溯源之旅,第一天,从深圳出发,驱车240多公里,一路向北,直至北江的源头。我们来到英德仙桥的地下河。这个地下河有两段暗河和一段明河,全长13公里,自西向东流动,水质清澈,河面平静。它形成于五亿年前,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河。暗河中有洞穴,洞内有更多的洞穴,形成了一个令人陶醉的地下世界,钟乳石栩栩如生,岩石造型千姿百态。我们考察了钟乳石的形成,调查了地下河的水质和土壤酸碱度,并讨论了环境保护的现状。
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:
通常,钟乳石要经过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才能形成。因为它们的形成年代比较久远,所以在古代地质调查中,钟乳石中的二氧化碳会渗透到石灰石的缝隙中,从而溶解碳酸钙。钟乳石的生长速度是以0.13 mm的速度递增。迅速生长的钟乳石,其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碳,而且它的速度非常快,一年能生长3毫米。出产石笋和钟乳石的溶洞,都是由石灰岩构成的。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能与水、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碳酸氢钙,在水中溶解。地下水是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的重要因素。它所经过的一切,都会留下一条沟壑、一个洞穴、一根钟乳石、一根石笋、一根石柱,这些东西加在一起,就形成了”树林”、”珠帘”之类的奇妙景观。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比如,烧开水的时候,茶壶的底部会有一层污垢。拿出一点醋,就会有很多气泡冒出来。这是因为自来水里含有碳酸氢钙、碳酸氢镁等,水垢的某些成分就是它们在加热时的分解产物,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。
第二天,我们继续北上,到达了北江支流的大布河。这条河流流经广东乳源大峡谷,是省级自然保护区,位于南岭山脉南麓山区。这里主要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珍稀动物。大峡谷两侧是陡峭的绝壁,壮观非凡。平静的大布河突然跌落,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埕口瀑布。我们在瀑布下欣赏到了李白诗中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壮丽景象。
第三天,我们抵达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。这个景区以其丹霞地貌为主要特色,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。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、身陡、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,‘’色彩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以赤壁丹崖为标志。在全球发现的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,这里拥有最典型、类型最丰富、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。美丽的北江支流锦江穿越丹霞山,船只在山水之间穿梭,宛如一幅山水和谐的中国画。
丹霞地貌的行成(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,可以总结为红层沉积一构造抬升一外力侵蚀这三个阶段。丹霞地貌是由地球内动力和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)。
沿着浈江向北前行,我们来到了联通珠江与长江的古代高速公路——梅岭古道。梅关古道,古称大庚岭路,位于中国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市的梅岭上,是由唐朝名相张九龄于716年开凿重修的重要通道。现在还保留有梅关关楼和古驿道约8公里。这座古道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梅关古道被誉为“赣南之门户,岭北之锁钥”,是南北交通的要道,将中原与岭南连接起来,大量的岭南物资也通过这里运往江淮和长安。沿着石头铺就的古道,我们徒步出关,欣赏一路上的山水风景,并进行讨论和思考。
第四天,我们终于到达了北江的源头——北江源头的石缺水库,并对水环境进行了调查。我们采集了水样和土壤样本,进行了快速检测,并与老师一起进行徒步,对周边环境展开调查。在黄昏时候我们来到了岭南第一围“满堂围”。
满堂围位于广东始兴隘子镇满堂村,是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,被誉为“岭南第一大围”、“粤北第一民宅”。它“集赣南、粤北、粤东四角楼之大成”,“无论从规模、造型、材料到工艺,都堪称客家四角楼之最”,是客家人“聚族而居”的登峰造极之作,也是中国民居建筑中“方围”系列的杰出代表。1996年11月20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满堂客家大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坐落在墨江边的满堂围,在建造的时候为了防止砂石被水冲而垮塌,预埋了整整九层的松木作为地基,走廊和庭院的地面用河石铺成,在经历了190年的风雨之后仍然保存完好。
第五天,我们前往北江中游的飞霞古栈道,进行社区调查。这里有宁静的渔村,依山傍水而建的一栋栋房子,房子门口晾晒着一串串的鱼干,当地人以打渔、晒网为生,而渔村周边有河鲜集市,充满了河鲜的香气。在白庙渔村内还有一座禺山古庙,古庙建于康熙九年,传说此前常有船只在该地遭遇水下漩涡,导致沉入江底,自修建该庙后,再没出现类似事件,古庙为白庙渔村增添了神秘色彩。穿过白庙渔村,步入栈道。栈道用一块块石板整齐铺设,已是在原有栈道形式上重新修复过,为出行游人打造成了一条绿道。只有其中四座小石桥还保留原貌。我们沿着古栈道行走,江水蜿蜒,阳光洒在江面上,波光粼粼,树木葱郁,江边吹来清风,我们能够感受到苏轼所说的“天开清远峡,地转凝碧湾”的壮丽景象。飞霞古栈道,据1993版《清远县志》记载,此古道建于北宋嘉祐6年即1061年,共有栈道70处,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。原址沿北江河道右岸,北接赢得古径,南至广州,是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。
树有根,水有源!“源”,对于中华文明而言,具有特殊的意义,大到天地山川,小到鸟兽草木,岁时风俗,礼乐制度,古今事物之变,人们都想求得最初的答案。『易经』《水》篇:“大一生水”即“天生一,一生水,水生万物” 。
江河溯源即是对地理、历史、文化的求索。江河既有地理源头(以“河流惟远”原则确定的源头),也有文化源头(人类活动的历史之源)。这次水文化溯源之旅让我们领略了北江及其支流的壮丽景色、自然奇观和悠久历史。我们不仅欣赏到大自然的奇妙之美,还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这段旅程充满了文化、历史和自然的魅力,不仅对北江有了更加宏观的了解,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。
▲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