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长故事征文 | 静静的北湖
? ? ? ?久居闹市,最想找个清幽的去处。周末,我只身去了郊外待扩建的北湖公园。
? ? ? ?漫步在湖边的林荫小道上,繁茂的树木遮天蔽日,成片的枝叶垂挂着挡住去路,透过青树翠蔓的缝隙望去,湖面中央飘浮着悠悠水草,一些野鸭和水鸟在其嬉戏,一会又潜到水里去了,都是悠闲自得的模样,真惹人羡慕!湖畔则偶见健身老者矫健的身影……
? ? ? ?湖风拂面吹来,岸边的枝头树叶蒙络摇缀,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,萋萋小草随风摇曳,水面升起淡淡的云烟,随即化为淅淅沥沥的小雨,石板路面有些湿滑,景致却更见秀丽了。湖边孤零零的垂钓者,倒映出“独钓寒江雪”的空寂,不远处的破旧游船,像在重温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的旧梦。桥头因修建已然隔断,桥面有些盖板亦被揭开,底下的湖水依稀可见,游魚细石却直视无碍了。
? ? ? ?我按捺住意外的惊喜继续前行。步出林荫道后,眼前豁然开朗:宽阔的湖面奔来眼底,似飘逸灵动的蓝天;布满植被的岛屿和破雾翱翔的白鹭,悄然奏着和谐的旋律;对岸森森的大树隐约可见,像幅淡淡的水墨画,有些大意罢了;一些红色的建筑点缀在葱茏的绿林里,挥洒着浓郁的诗情画意;潮湿清新的湖风沁人心脾,令人心旷神怡。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,没有人心的浮躁,惟有山林般的清幽和空谷似的宁静,宛如置身远离都市的大自然之中!
不远处,一座异域风情的“西部羌寨渡假村”映入眼帘。但见大门紧闭,门槛栏杆锈迹斑斑,掩映密林深处的羌式建筑或隐或现,满地堆积的枯叶追忆着昔日的盛景:在谷物初熟的季节,崇尚自然的羌族儿女,呼唤着北湖的龙潭秀水,吹奏着悠扬明亮的羌笛,载歌载舞地演绎着西羌的古风情缘,祈求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。紧邻着的“望湖楼”执着地望着茫茫湖面,虽然风吹雨打身飘碎,雕栏玉砌朱颜改,仍满怀新楼建成的梦想,期盼着如织的游客登楼望远,想象着北湖一碧万顷,百鸟翔集的盛况。
? ? ? ?这时,光线陡然暗了下来,天空乌云密集,湖面云蒸雾漫,道路被大雾笼罩,豆大的雨珠砸落下来,正是“雾失楼台、月迷津渡”的时刻。我赶紧沿着来路返回,惜别了恍如梦境的北湖之旅。我忽然想起了《丑石》的故事。丑石由于其丑而被世人忽略,静静地躺在门前多年无人问津。殊不知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,后来被天文科学家发现,觉得它美极了,像宝贝似的用车运走了。
? ? ? ?此时的北湖就像那个丑石。这里没有游玩设施,没有餐饮娱乐,甚至连瓶水都买不到。有人觉得不好玩,有人觉得不方便,以致静悄悄地被冷落了多年,却不经意间成就了清新自然的景区风貌,而这恰是撩我心动的地方,亦是其美的价值所在。?
本文来源于首届“国地杯-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,作者:秦学建,原题《静静对北湖》
一段河长故事,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、乡村发展的变迁,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、共建、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。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、环境变迁,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,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。
为纪念建党100周年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反映乡村振兴战略、河长制、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,河湖长的新思路、新措施及新成效,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,广东省文化学会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“国地杯-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。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、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。
“国地杯——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,面向全国官方/民间河湖长、写作爱好者、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、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。截止至3月底,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,投稿来源包括广东、四川、山东、江苏、陕西、河南等省份,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、作家、学生、社工、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,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、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、河流与生活、河流相关书籍/影视读后感、民间河长口述记录、对河湖管理制度、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。
▲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