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官方网站

河长故事征文 | 万古长河的奔流记忆

? ? ???黄河,西起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,她奔腾不息、浩荡东去,以如虹气势注入渤海,因黄河发源地海拔在5000米左右,故有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说法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是华夏文明的摇篮,从茹毛饮血到农耕文明,从“九曲黄河万里沙”、“大漠孤烟直”到黄河复清、河岸缀绿,这条奔涌不止的万古长河承载着华夏族人与黄河共生共荣的记忆,见证着华夏儿女在这片黄土地上的生生不息。

? ? ???黄河的伟大,在于孕育了文明,滋养了土地,她不仅繁荣了经济,更是繁盛了文化。稻黍稷麦、铁马冰河,中华文明随着黄河延绵万里、岁岁朝朝,我们以黄河水为墨撰写了恢弘壮丽的史诗篇章,我们依托于黄河而壮大强盛,正如中国民歌《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》中唱道“弯弯黄河出了个宁夏川……血脉是黄河,脊梁是大山”,黄河是我们永远的母亲,这对于降水稀少的宁夏地区更是如此,黄河斜贯于宁夏平原,沟渠纵横润泽着这片土地,于是便有了农田、有了塞上江南,有了“天下黄河富宁夏”的说法;可黄河对于我们,又岂是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这么简单,我们的黄河源于繁星的故乡星宿海,在追寻黄河起源与踪迹时,我们也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浩瀚如星辰的黄河文化,它是边疆士兵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”的思乡情怀,它是塞上旅程中触目可及的“大漠孤烟直、长河落日圆”的壮阔意境,更是天上谪仙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热情豪放的感慨,黄河,黄河!这两个字已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的骨血之中,是我们与生俱来、不断延续丰富的文化基因。

? ? ???黄河,黄河!这镌刻在骨血中有关黄河的记忆,却也夹杂着灾难带来的疼痛,但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往往是顽强而坚毅的,只因保卫黄河本身就是华夏儿女的天职!黄河,她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情感,如血脉贯穿中国的黄河是曾经屈辱创伤的亲历者,被殷殷鲜血染红的河流激励着千万个同胞共同捍卫,而如今,恶魔早被埋葬在黄河的怒涛之下,民族的灾难不会击败我们,我们在九曲黄水里浴血重生,在皑皑白骨中打造钢筋铁骨!而这份面对灾难坚韧,自黄河文明诞生之始就存在了,我们因黄河而成长、而历练,冲破困境、愈发坚强;这对于黄河的捍卫,也从未停止,我们祖祖辈辈履行着守护黄河的职责!

? ? ???黄河啊,黄河!“黄河西来决昆仑,咆哮万里触龙门”,当您的滔滔浊浪肆无忌惮地与大地碰撞,您的儿女在您的磨炼下便学会了不屈不挠的抗争,自“大禹理百川,儿啼不窥家”开始,我们的水利工程与水利事业就在不断开展,从秦汉的人工沟渠到隋唐大运河,从宋元的河湖治理到明清的西北水利开发,我们不断革新进步农田水利灌溉的方法、加强对河湖水患的治理,我们遭遇过“波滔天、尧咨嗟”的困境,但是勇敢而智慧的我们一次次地破解困境,直至拨云见日、柳暗花明。今日,您依然承载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热忱期待,他们在黄河流域不断奋进创新,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治理,在广袤荒原里打造恢复绿色的“神话”。中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朱显谟院士曾言“黄河不清,便死不瞑目”,朱院士也一直为“黄河清”的夙愿努力,提出了黄土高原“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”等28字国土整治方略,现在黄土高原复绿,植被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.1%,至2019年增长到63.6%,与此同时,黄河水的泥沙含量也因植被建设等治理工程而降低,黄河变清了,他的梦想实现了。守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,朱院士的梦想也同样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希冀,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,从退耕还林还草,到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,我们团结东西部、上下游、左右岸的力量,协同推进系统治理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,正如恩格斯所言“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”,这份考题从来没有搁笔交卷的时候,这是一件需要久久为功、持续发力的事情,也正因如此,我们推行黄河流域河湖长制,发动党政机关与民间力量,分区管控、分类施策,从一千张河长日记里看见护理黄河生态、守护黄河安澜的决心,从一千帆河长背影里看见坚韧勇毅、团结担当的黄河文脉的延续。

? ? ???我们对于黄河有着天然的敬畏和眷恋,顺着黄河从莽莽天际,浩浩汤汤地穿越如聚峰峦、漠漠荒原,我们目睹黄河的汹涌澎湃,跟随黄河的脉搏而怦然心动,我们生活在这片河域之上,便有了捍卫她的使命,我们站立于黄河两岸的某寸土地,便承担了守护这方寸土地、让其河畅岸绿的职责,万古长河奔流不息,从远古记忆到此时此刻,黄河不仅是记忆里疼痛的故乡,更是无法忘却、无法脱离的母亲的目光,如果有一种乡愁是亘古不息、经久不变且历久弥新的,那就是黄河从心头涌过时的悸动吧!

 

本文来源于首届“国地杯-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 投稿文章,作者:孙惠芳,原题《万古长河的奔流记忆》


一段河长故事,记录河湖环境随城市、乡村发展的变迁,见证环境治理社会共治、共建、共享新局面的逐渐形成。每个个体记录自己经历的社会变迁、环境变迁,也是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,为未来描摹此刻社会现状提供重要素材。

为纪念建党100周年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反映乡村振兴战略、河长制、湖长制政策实施过程中,河湖长的新思路、新措施及新成效,凝心聚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,广东省文化学会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首届“国地杯-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。大赛由国地时空信息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广东国地资源与环境研究院、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支持。

“国地杯——河长故事”征文大赛自1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,面向全国官方/民间河湖长、写作爱好者、参与河湖治理的专家、企业员工等人群征集河长故事。截止至3月底,共计收到800多份投稿,投稿来源包括广东、四川、山东、江苏、陕西、河南等省份,投稿人包括民间河长、作家、学生、社工、企业员工及其他市民,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河流变化、参与河流守护的故事、河流与生活、河流相关书籍/影视读后感、民间河长口述记录、对河湖管理制度、历史的观点及乡村振兴故事等内容。

QR:  河长故事征文 | 万古长河的奔流记忆
▲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分享本文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发表留言